一、培养目标
天津理工大学土木、水利与海洋工程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面向国家“双碳”战略与海洋强国战略需求,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,能够从事科学研究、工程设计、工程管理和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,服务中国三峡集团、中国电建集团、中国能建集团、中国海洋石油集团、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企业。需要满足下列基本要求:
1.坚持党的基本路线,热爱祖国,遵纪守法,品行端正,诚实守信,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敬业精神,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。
2.能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,具有一定的听说水平以及一定的英语写作能力,能够独立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撰写英文学术论文与工程报告等。
3.在本学科领域掌握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。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,具有创新精神,具备独立从事工程设计、工程实施、工程研究、工程开发、工程管理等能力。
4.了解智能建造、海洋能源开发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,具备独立开展与本专业有关的教学、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。
5.在土木、水利与海洋领域可开展系统设计、开发、优化与管理等方面工作,在研究机构、大型企业、公司、高等学校可从事相关工作。
6.身心健康。
二、研究方向
专业学位领域(方向) |
主要研究领域(方向)的特色与优势(限200字) |
水利工程 |
特色:1.水利水电工程; 2.智慧水务与防灾减灾工程; 3.水风光多能互补; 4.环境水力学与生态修复。 优势:在传统水利研究的基础上,充分发挥计算机、结构安全控制、水力学及生态学优势,针对水利发展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,从水利智慧运维、防洪减灾、结构安全控制与优化、水风光多能互补、环境水力学和生态修复等多方面开展深入研究,力争实现水利工程专业向多方向发展,培养水利工程综合性人才。 |
土木工程 |
特色:1.结构工程; 2.岩土工程; 3.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; 4.智慧建造与运维管理。 优势:以传统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,充分将现代多元化智能系统应用于传统结构工程、岩土工程领域研究,提高灾害预报精度及有效防护措施,同时充分发挥多学科融合优势,实现智能建造与运维管理,研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。 |
船舶与海洋工程 |
特色:1.海洋能源开发利用; 2.海洋工程结构物健康监测及防护; 3.新型海工装备研发。 优势:围绕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站水面和水下装备研发,针对现有技术无法用于海洋复杂环境的技术难题,从高端海洋装备结构体系、复杂荷载作用机理和耐久性等三方面开展自主创新技术研究,天津市发展全国海洋装备高端制造产业的发展。 |